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建议提案办理 > 提案办理
濮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对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第2号提案的答复
作者:办公室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3-09-07  点击次数:

  濮阳市工商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全力振兴我市实体经济的建议》收悉,您提出的“提高实体经济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帮助实体经济开拓国内外市场”等4条建议,对于推动我市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经与市工信局等部门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民营经济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先后开展“工业项目攻坚年活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攻坚行动”“促进制造业倍增行动”,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6月16日,全市“万人助万企”活动暨制造业倍增行动推进会议要求,“要推动工作力量向制造业加强、政策措施向制造业倾斜、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苦干实干,久久为功。”,这充分体现市委、市政府实施制造业倍增行动的鲜明态度和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关于增强实体经济市场主体发展信心方面

  一是强化惠企政策支持。制定《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措施的通知》(濮政〔2023〕1号),全面落实省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各项措施,明确6方面90条具体举措,以政策红利激发企业活力。制定《濮阳市支持企业春节前后稳岗稳产若干政策措施》(濮政办明电〔2023〕5号),从财政奖补、电费优惠、高速通行费优惠等方面提出12条“金措施”,鼓励春节期间企业稳定生产。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濮政〔2023〕8号),从支持改善性换房需求、发放购房优惠券、实行契税补贴、存量房“带押过户”、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设立房地产纾困基金等5大方面,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二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搭建完成“免申即享”平台(濮阳政策通),实现了分类展示、精准匹配和在线申报等功能。截至目前,梳理上线政策文件8990条,累计注册企业374家,自动匹配惠企政策429次,主动推送1934条。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将“万人助万企”活动与首席服务员制度融合推进,充分发挥921名首席服务员作用,加大惠企政策宣传、企业问题收集、问题跟踪解决、监督政策落实力度等方面工作,全方位帮助支持企业发展,截至目前,收集企业问题131个,已解决112个,问题解决率达85.5%。编印《惠企政策落实指导手册》《惠企政策汇编》2000余册,开展政策宣讲13场,通过“濮阳发布”等网络平台推送政策80余条,有效提高了企业政策知晓率。坚持每月组织召开企业家面对面交流会暨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及时分析研判全市工业运行态势,宣传、解读各类惠企政策,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

  三是持续开展专项活动。连续三年举办“濮阳企业家日”庆祝大会,表彰奖励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企业、优秀企业家,进一步激发广大企业和企业家干事创业热情,持续营造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关爱企业家、培育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实施企业家培育计划。定期组织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工信濮阳新型化工基地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常态化开展民营企业家培训,累计培训企业家200余人(次);组织开展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培训班,培训企业43家;组织县(区)工信系统和企业共计45人赴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举办信息技术创新发展专题培训班,企业家整体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关于提高实体经济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方面

  一是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坚持把平台建设作为突破口,以共建企业为主体,积极推进共建平台建设,参与共建的河南省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揭牌成立,实现我市省实验室建设“零的突破”;建成河南省生物基材料中试基地、河南省绿色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成立河南省生物基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濮阳市智能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力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截至目前,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60家,已与43家企业签订共建平台建设合作协议,力争实现课题研发、技术攻关的突破。

  二是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坚持让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开展科创型小微企业“春笋行动”,实施科创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协同推进创新龙头企业树标引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三大行动”,濮阳惠成、天能等3家企业入选省级“头雁”企业名单,华龙香料、宏业生物、星汉生物等11家企业成功入选省“瞪羚”企业,盛源能源、鹏鑫化工等48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均创历史新高;积极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截至目前,已有330家企业获得入库编号,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5家、科创型小微企业93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52%,超过省定目标12个百分点。

  三是强化集聚创新人才。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用好用活“1+14”一揽子人才政策,持续开展青年人才聚濮行动、“智汇濮上”招才引智活动、“濮阳市人才日(周)”引才活动形式,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青年人才普惠性支持措施,推行“人才+项目”培养模式,持续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今年以来,引进青年人才1.8万名,新增博士后13人(含柔性引进),新增技能人才4.63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15万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数量增至23家,位居全省第三。

  四要强化创新成果转化。坚持把实现产业化、商业化作为技术创新的最大目标,充分发挥市科学院人才和技术优势,聚焦“一高四新两能”产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及重点企业急需,瞄准细分行业的空白领域,广泛链接“大院大所”,高纯度LCP工程塑胶、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2个项目拟在濮落地转化;深化产学研合作,赴郑州大学、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郑州)、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上海)等开展产学研对接洽谈活动13场,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开展联合攻关,首批选派院机关9名优秀研发人员赴5家重点企业参与课题研究,助力企业成果转化。深入实施《濮阳市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暂行办法》,实施“揭榜挂帅”项目7项,市级重大科技专项22项,争取省以上科技项目23项,获经费支持1382万元。

  关于帮助实体经济开拓国内外市场方面

  一是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发展。坚持把数字化转型作为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的战略之举,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开通5636个,实现乡镇以上城区及农村热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医院、商场等重点场景室内覆盖。5G用户突破160万,占比39.7%,居全省第2位。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择优筛选11个5G典型应用场景项目,纳入年度省、市5G重点项目库,建成投用“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平台、华龙区油气装备云平台等3个工业互联网项目,平台体系不断完善。构建智能、泛在、互联的物联感知体系。中原大化“5G无人机+AI”智能巡检等5个项目入选全省首批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累计培育省级智能工厂12家、智能车间39家。

  二是加快推进品牌建设。深入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印发实施《关于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争创“美豫名品”公共品牌的实施意见》,聚焦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产业、重点区域,以争创“美豫名品”公共品牌为抓手,培育和争创一批特色显著、竞争力强的“美豫名品”公共品牌和其他品牌,推动濮阳制造向濮阳创造、濮阳速度向濮阳质量、濮阳产品向濮阳品牌转变。积极组织32家企业申报质量诚信A等企业认定工作,濮阳市盛源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濮阳圣恺环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荣膺河南省省长质量奖提名奖。

  三是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引导企业借力出海,组织参加2023年中国品牌商品(中东欧)展览会和德国国际铸造展览会、德国磨具展览会等,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组织16家企业参加第133届广交会,成功与北京喜事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外贸企业提供参展、咨询、运输等国际性商务服务。坚持以活动引项目、以平台找资源,擦亮开放名片,打好“先手牌”。高质量参加豫商大会、豫粤合作交流会、2023中国国际涂料大会、2023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等省级以上活动7项,成功举办2023中国·濮阳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峰会、2023濮阳氢能产业发展大会、绿色家居博览会等规模活动6项;帮助濮耐股份在塞尔维亚投资建厂,对外合作不断扩大。

  四是提高政策推送精度。加大对“中小开”和“出口信保”资金申报工作的宣传推送,简化申报流程,提高审核效率。帮助14家企业申报“中小开”资金48.39万元,指导6家企业申报“出口信保”资金30.48万元。联合市外汇管理局、中信保、建行等部门,举办濮阳市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政策宣讲会、濮阳市中小企业外贸政策座谈会等活动,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用好政策、提振活力。出台《服务保障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对发挥涉民营企业行政复议救济作用、优化涉民营企业公证事项办理等具体举措进一步优化。持续推进“千所联千会”“万所联万企”活动,畅通涉企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定期组织律师开展义务法治体检,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于切实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方面

  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市委主要领导“打造以企业为中心的一流营商环境”指示要求,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有诉即办”“免申即享”“免证可办”等,用好用活政企沟通、监督治理、投诉督办、涉企评议等方式,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着力为企业提供一流服务。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定期主持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面对面倾听企业家意见,对反馈问题跟踪督导,确保实质性解决。组建濮阳市企业营商环境促进会,收集企业意见建议,搭建起稳固的政企沟通联络平台;开通“12345+1”营商环境投诉热线平台,做到有诉即办、有诉必办,全方位为企业纾困解难,开展营商环境满意度评议,将全市2241家“四上”企业、省市重点项目、中小微企业负责人录入评议库,每月组织2241名企业家对所在县区政务服务进行评议,督促职能部门转变作风。

  二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开展12场“线上+线下”银企对接活动,达成签约意向金额近10亿元,实现银企互动双赢。聚焦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加大信贷资源倾斜,有效提升首贷、中长期贷等专属信贷规模,分类满足企业差异化、多样化融资需求。截至5月末,制造业企业贷款余额114亿元,同比增长40%,占工业贷款的64%,呈现明显增长趋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企业至上”理念,全面聚焦省市重点项目和“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提供全周期全链条金融服务,今年以来,为142个省市重点项目签订贷款合同145亿元。建立科技信贷损失补偿机制,推动郑州银行濮阳分行政策性科创金融落实落细,开创“政策性科创+创业担保贴息”的新模式,至目前,新增“专精特新贷”“科技贷”5亿元,同比增长130%。

  三是持续强化要素保障。强化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要素保障,落实并联审批、容缺办理等工作机制。用好国家、省支持民间投资发展若干政策,健全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机制,完善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和融资支持机制,引导民间投资积极参与项目建设。推行“标准地+承诺制”土地供给模式,助推符合条件的项目“加速跑”。上半年,全市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12宗826亩,成交价款8300万元,减少企业投资约1200万元。优化能源要素配置,有效保障乐享化科合成胶乳、网塑新材料聚苯乙烯等18个项目8.57万吨标准煤用能需求,帮助中建材超白光热材料生产线提升改造、赛能硅业2万吨/年多晶硅等2个“两高”项目顺利通过三级会商联审。提升环境服务效能,前移环评服务关口,建立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实行环评文件告知承诺审批制度,变“批前审查”为“事中事后监管”,压缩审批时间,助推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牢固树立“制造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城市兴”的发展理念,有效引导市场主体预期,不断增强企业发展信心,以推动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为突破口,只争朝夕、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濮阳提供坚实支持。

  2023年9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