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建议提案办理 > 提案办理
濮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对市政协八届六次会议第52号提案的答复
作者:办公室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2-09-02  点击次数:

农工党濮阳市委:

  贵单位提出的“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组合拳”收悉。现答复如下:

  提案紧密结合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符合我市实际,非常合理。近年来,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提出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等5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按照省委、省政府“坚守黄河安澜这一底线,扭住保护治理这一核心,抓好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传承黄河文化这一根脉”要求,坚决扛稳黄河保护治理的政治责任,创新构建“1+6”规划体系,明晰“一廊道一中心、三区两基地”整体工作布局,建机制、编规划、谋项目、先动手、抓落实,推动资源型枯竭城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一、加强生态保护治理方面。按照总书记提出的“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充分考虑我市沿黄三县生态环境的差异和污染防治的重点,我们从两方面入手来抓这项工作。

  一是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树牢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分区分类施策,实施黄河生态带廊道建设、金堤河流域生态治理、黄河湿地保护与提升、金堤河跨省湿地保护区、黄河大堤带状生态公园、华龙区东北庄潴泷河郊野公园(已建成)、开发区重点廊道绿化等七大工程,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和城市生态系统,守住生态安全边界,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两年多来,我市统筹谋划干支流、左右岸,坚持“点”上彰显特色、“线”上强化贯通、“面”上注重统筹,围绕打造沿黄复合型生态廊道,建设黄河、金堤河、马颊河、引黄入冀“四大生态走廊”,建成黄河生态防护林2.5万亩,新增绿化面积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巩固提升了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水平。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黄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重点在巩固提升现有建设成效的基础上,牢牢抓住冬春两季植树造林有利时机,实施金堤河、明清黄河故道生态廊道建设项目,持续提升范县、台前黄河生态涵养带建设水平,推动黄河淤背带绿化提升工程加快建设,高标准建设河、堤、路、林、草有机融合的生态体系,打造左右岸统筹、水河林路一体、文化自然融合、沿线全景贯通的生态长廊,实现人河城相依相存、和谐统一。实施黄河湿地保护与天然河(渠)道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快范县、台前县黄河湿地公园建设,推进金堤河、马颊河、范水河等天然河流生态保护与综合提升工程建设,提高湿地保护和基础设施水平,完善黄河湿地生态功能。

  二是强化流域环境污染系统治理,从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实施工业污染协同治理、统筹推进城乡生活污染治理、强化全流域“四水同治”等4个方面展开。主要是坚持源头严控、过程严管、末端严治,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用地结构和农业投入结构,实施马颊河、金堤河、潴龙河水污染治理,濮阳市中心城区水系连通、工业污染防治、重大风险防控、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等七大工程。我市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加快“四大结构”调整,狠抓“三散”治理,环境空气质量三项指标实现“两降一升”。基本完成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在全省率先通过地方立法出台《濮阳市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管理条例》,深化白色污染治理促进美丽河南建设试点工作。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实施河道污染治理工程,开展入河排污口全面排查和专项整治行动,实施老马颊河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加快金堤河、马颊河、徒骇河、濮水河、潴泷河等污染较重河流治理。持续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巩固深化“河长+检察长+警长”机制,深入推进黄河清“四乱”行动,完成25处整改任务,改善黄河生态环境。

  二、构建滨河风情带方面。以黄河干流和金堤河为载体,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自然景观和城市风貌建设融合,在推进河流水环境治理、河道湿地和岸线林带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河流、湿地、林木、花卉、堤路”五位一体要素,以河流、堤路为轴线,串联湿地公园、特色小镇、特色农作物种植基地,打造金堤河滨河风情带。充分发挥河流、湿地和森林的休闲、运动、游憩等综合功能,融合防护安全、生态涵养、水土保持、滨水景观、文旅休闲、体育健身等功能,结合旅游景观打造、水环境治理、彩色林带建设、游艇和慢行观光系统建设,构建生态、旅游、运动一体化的生态观光带和人河城和谐统一的复合型绿色廊道。

  三、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方面。按照总书记提出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充分彰显中原文化在黄河文化中的核心主干、基本支撑和集中体现地位,肩负起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历史责任。从大力保护黄河灿烂文化遗产、彰显黄河文化时代价值、打造特色黄河文化旅游带等3个方面展开。主要是把保护文化遗产资源放在第一位,坚持本体保护和活态传承并重,实施黄河文化遗址保护廊道(上古文化大遗址保护利用)工程;为传承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黄河文化整体性原真性保护,实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程;为弘扬红色文化,深化红色记忆,实施中原红都综合提标工程;依托优厚的杂技文化资源,打造以杂技文化为主题的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国杂技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动濮阳杂技文化产业化、国际化,实施中国杂技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建设工程和世界杂技之窗工程;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打造黄河文化濮阳标识,实施孔子居卫儒家文化园、京杭大运河治黄保运文化公园、清丰县孝道文化产业园以及板桥古镇文化产业园等工程。下一步,我市将实施黄河历史文化重点工程,重点推动以西水坡遗址、高城遗址、戚城遗址、史官遗址、龙山文化遗址等为代表的上古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积极融入全省上古殷商文化旅游区建设。加强杂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濮阳杂技之乡建设;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以“中华源·黄河魂”为主题,以黄河文化串联整合上古文化、根亲文化、文字文化、杂技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实施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黄河文化全媒体宣传,打造特色黄河文化旅游带,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濮阳段)建设。推进黄河文化和大运河文化融合发展,建设京杭大运河生态文化带,展示“黄河运河”文化品牌。

  四、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一是切实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深入开展粮食创高产行动,推动粮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全面落实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政策措施,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严禁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高标准完成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工程,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全省重要粮食生产核心区地位。依托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推进粮食生产,显著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十四五”末,建成高标准农田380万亩,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620万亩以上,粮食产能稳定在50亿斤以上。优化种植结构,积极推广优质种植品种和种植模式,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示范应用,创建省级绿色循环高效农业试点。依托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促进工程、信息、环境等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提升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二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一县一业、一乡一品”,按照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方式绿色化、产品品牌化“六化”要求,以科技创新、质量提升和品牌创响为动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一批全链条、高循环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围绕小麦、水稻、瓜菜、花生、草畜、林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种养业,依托“三区一园”,发挥濮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引领作用,重点发展有机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园区农业和功能复合型农业,探索发展定制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养生农业、电商农业等融合型农业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构建要素集聚、业态融合、科技集成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广“互联网+现代农业”新模式,以冷链物流、生鲜电商、区块链等构建“田间—餐桌”农产品产销新模式,打造实时高效的农业产业供应链。探索建设农业生产联合体,推进农业由生产环节向产前产后延伸,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三是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巩固完善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建立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平台),积极探索推行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模式,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向新型经营主体有序流转。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计划,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濮阳”农业优质品牌创响工程,打造一批品质好、叫得响、市场占有率高的濮阳特色农业品牌。

  2022年7月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