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经济与社会发展 > 民生工程
市消协发布“双十一”消费警示:网上淘宝要学会“慧眼识金”
作者:记者 袁冰洁 通讯员 刘新霞  来源: 濮阳日报  发布日期:2023-11-09  点击次数:

  又临“双11”,广大市民又在为购物而蠢蠢欲动。11月7日,市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在欢乐购物的同时,谨防各种套路和陷阱,特别是对各种虚假广告宣传,要学会“慧眼识金”,仔细甄别其真伪。

  对“功效神奇”的养生保健品和美容护肤品广告,不可轻信。有些保健养生类的商品广告,往往夸大其疗效,甚至宣称比正规的药品还要管用,而一些美容护肤品广告更是离谱,各种明星代言,各种立竿见影的“神奇功效”演示,各种“见证奇迹”的现身说法,让人不由怦然心动。这类广告有一个共同特点:功效奇高,价格也不算太贵,多买还有优惠。对于此类广告宣传,消费者切不可轻信,“少买多看、货比三家”才是明智的选择。即便是通过比较确认可信度较高的产品,也要先尝试少量购买,待确认无误后再做进一步的选择。

  对“断崖式降价”的服装鞋帽要看其品质。有些商家以“仓库积压”或“外贸订单积压”为噱头,将产品价格从几千元乃至几万元,直降到几百元甚至几十元。如此“壮士断腕”的降价促销方式,不由让人生疑。对此类宣传,消费者需要重点参考的不是其价格的“优惠”,而是商品的品质。

  对信息模糊、神似名牌的产品,要注意甄别。某些电商广告对商品信息做了“模糊化”处理,其款式和商标与某名牌十分相似,但是无法看到品牌的名称和产地信息。模糊商品信息,无论是商家无意而为,还是故意为之,都难免有“仿名”之嫌。消费者很可能会被误导,以为自己买到的是物美价廉的名牌产品。对商家而言,信息模糊是一种手段;而对消费者而言,则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为自己的糊涂和冒进买单。

  市消费者协会提醒,面对“双11”狂欢,切不可闻“宣”而动、见“利”而为,因需购买才是消费者应当遵循的铁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